三位心理大咖齐聚嘉兴 教你如何调节心情

摘 要

  著名心理学者、情商教育专家、美国佐治亚,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、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、系统家庭治疗师徐琴美和浙江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宏,7月10日下午,三位“心理大咖”

著名心理学者、情商教育专家、美国佐治亚,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、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、系统家庭治疗师徐琴美和浙江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宏,7月10日下午,三位“心理大咖”齐聚嘉兴,在嘉兴市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与来自街道、社区的近50多位基层工作者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心灵对话。

为进一步推进嘉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,加强心理健康科普,提高市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,嘉兴市推出了“心理健康普及互动体验性系列活动”,“心理大咖来了”系列公益活动就是其中之一。活动针对青少年、大学生、0~3岁儿童、老年人和机关干部等人群,开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科普活动。2019年底针对青少年开展了第一期活动,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。

此次是“心理大咖来了”第二期活动,以“后疫情时代,一线工作人员的情绪管理和压力调适”为主题,面向坚守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,希望能帮助基层工作人员缓解和释放压力,更好地工作与生活。

疫情期间,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坚守一线,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为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应急防控阶段,他们往往面临着防控压力大、工作不被理解、对疾病的恐惧等诸多问题,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,基层工作人员更是面临疫情防控与日常工作的双重压力。

活动开始,专家们根据案例分析了基层干部群体越来越多地出现“心病”的原因,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常见心理问题。

杨宏飞教授表示心理问题产生主要是受生理、社会和个体心理因素影响,而其中个体心理因素是自身可控的,要学会接纳、欣赏自己和他人;徐琴美教授表示大家通常出现情绪失控或者失眠、焦虑、抑郁等表现时就会去求助,其实偶尔出现是正常的,如果连续并频繁出现就是一种症状,需要注意;张怡筠博士表示看心理医生不代表心理有问题,看心理医生应该是件光荣的事,是一种积极自我照顾的行为。“该不该看医生呢?”这一问题建议在自己努力后觉得没有效果,社会适应一直无法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的时候可以和心理医生聊聊。

经过专家讨论后,进入现场互动环节,现场基层工作人员纷纷提出自己的困扰,三位专家现场解答,也将节目气氛推向了高潮。1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,现场观众都意犹未尽。

“这个活动真的太适合我们了,听了讲座之后真的觉得豁然开朗。”董里里感慨,虽然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听讲座放在平时有些奢侈,但是通过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,她觉得许多原本困扰她的问题,一下子就有了解决的方向。“就像老师说的,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都不同,放松面对自己的工作,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情。有时候换一种角度,就会有不同的效果。”

本次活动用线下+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,其中线上直播共计有5.3万余观看,1.9万余点赞。

2019年嘉兴市被列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,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域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,作为化解社会矛盾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、提升民生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。试点以来,嘉兴市逐步构建起以心理知识宣传普及为前端、心理问题监测预警为中端、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。

1594445036000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